彩色電視廣播標準
資料來源:編錄自維基百科
類比格式
NTSC.PAL.SECAM三大電視系統之比較
|
NTSC |
PAL |
SECAM |
圓場頻率 |
59.94 Hz |
50 Hz |
50 Hz |
圓框掃描線 |
525條 |
625條 |
625 條 |
水平掃描頻率 |
15,734.264 Hz |
15,625 Hz |
15,625 Hz |
亮度信號頻寬 |
4.2 MHz |
5.5 MHz |
6.0 MHz |
聲音載波 |
4.5 MHz (System-M) |
歐洲 5.5 MHz (System-BG) |
6.5 MHz (System-DK) |
色信號 |
I、Q |
|
DR + 350 K~-500 K Hz |
繫色信號 |
|
fDR 282 fH = 4.2500 MHz |
|
色信號調頻方式 |
相位及振幅正交調變 |
相位及振幅正交調變 |
6.5 Hz |
色差信號頻寬 |
I=1.3
MHz |
U=1.3
MHz |
fDR> 1.0 MHz fDB > 1.0 MHz |
繫色信號相位 |
-(B-Y) |
fDR 和 fDB 每隔3條掃描線改變 |
|
色信號控制 |
不需要 |
利用擺動訊號 |
利用垂直歸線時9條掃描線 |
外加訊號 |
無 |
fH / 2修正閘控訊號 |
fH / 2,fH / 4, fV,fV / 2 |
數位化 |
較難 |
容易 |
最難 |
轉換特性 |
與PAL容易、與SECAM較難 |
與NTSC、SECAM均容易 |
與PAL容易、與NTSC較難 |
衛星通信 |
可行 |
可行 |
可行 |
操作方式 |
繁瑣 |
簡單 |
最簡單 |
畫面效果 |
會閃爍 |
較穩定 |
細緻 |
相容性 |
最佳 |
佳 |
稍差 |
彩色同步頻率 |
3.58 MHz |
4.433 MHz |
4.433 MHz |
代表 |
美國、日本 |
西歐、中國、印度 |
前蘇聯、東歐、法國、阿拉伯 |
PAL
Phase Alternative Between Line西德開發,於1967年成立。
除了北美,東亞部分地區使用 NTSC制式 ,中東、法國及東歐採用 SECAM制式 以外,世界上大部份地區都是採用 PAL,大陸也用PAL。
有 PAL、PAL-B、PAL-D、PAL-G、PAL-H、PAL-I、PAL-K、PAL-K1、PAL-N、PAL-M,10種格式。
NTSC
National Televison System Committee美國開發,於1953年成立。
美國、加拿大、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國家以及臺灣、日本、韓國、菲律賓等均採用這種制式。
有 NTSC、NTSC-C、NTSC -J、NTSC -M、NTSC -U、NTSC -Us,6種格式。
SECAM
Se'quential Co'uleur A Me'moire法國開發,於1967年成立。
採用SECAM制的國家主要為俄羅斯、法國、埃及以及非洲的一些法語系國家等等。
有 SECAM、SECAM -B、SECAM -D、SECAM -G、SECAM -K、SECAM -L,6種格式。